返回

卧马沟的冬天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十一章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走到皂角树下就散乱开,好多人把肩膀上的锄镢往皂角树底下一扔,就争抢着往扎在官窑门口的大灶上跑。灶棚前的场子上就沸沸腾腾地起了一片嘈杂,这时候学校也正好放学,大人孩子都拥挤在场子上等着开饭。而灶棚下大锅里的水还没有烧开,水没开面就不能下。袄袖儿绾起老高,露出两截肥白的粗胳膊的彩兰嘴里嚼吃着东西从官窑里蹦跳出来,就给了正坐在草片子上烧火的女人一个十三点的难看:“干啥一后晌连一锅水都烧不开,就知道往尻眼里塞。”烧火的女人委屈地辩白说:“一会叫剥葱,一会叫和面,这火刚点着,咋就能烧开呀。”“宁宁地,快烧你的火,不见社员们都下工回来在场子上等着吗。”彩兰把一条肥白的胳膊抡一下,不让女人说话。女人还是嘟囔一句:“也不知道是谁往尻眼子里塞的多,还有脸说人。”

    月儿在皂角树底下没停,她背扛着锄头直接上了崖口。她和别人不一样,别人的盆碗大都存放在官窑里,下工回来一家人在灶房边的场子上就能吃饭。月儿不行,月儿家的盆碗不能往官窑里存放,彩兰不让她放。月儿一家领下饭也不能在灶房边的场子上吃,因为耀先这一段时间让政治队长派去专门往下河沿的十亩地里担茅厕里的尿粪,身上免不了要有一些难闻的味道,圪蹴在场子上吃饭就影响别人了。所以他们一家一直自觉地把饭领回来在崖口上的家里吃。

    月儿回到崖口,让新生端着瓦盆到下面灶上领饭,要是耀先回来的早,她就会让耀先去领饭。她自己轻易不下去,她是不想去看郭安屯女人彩兰的那张满是横肉的脸子,在月儿眼里彩兰那长满了横肉的大脸就是世界上最难看的脸,像是阴曹地府里的鬼脸。这几天耀先往下河沿的十亩地里担尿,下河沿的十亩地离村远,他回来的晚。月儿就让放学回来的新生去领饭。

    新生也能领了饭了。再说每天的晚饭最简单,没馍没菜,就是两碗面汤饭,端在盆里就回来了。新生提着的瓦盆,欢欢势势地领饭去了。

    灶棚底下终于开锅下面了。

    灶棚外面端盆提碗等着领饭的人排起一条长蛇阵,端着瓦盆的小新生也挤站在队里。队里只有他最小。

    掌勺的彩兰把铜勺在铁锅盖上磕出一串当当声,这就是要开饭了。排在后面的人都翘着脸往前看。这阵子是彩兰最威风气派的时候,她手里掌着大铜勺,站在敞口锅前,不管谁把盆伸过来,她都要抬眼看一下过来的是谁,看清楚了脸,她才把铜勺往饭锅里伸。如果站在跟前的是吴根才、李丁民或是马桂花几家的人,她就把铜勺深深地插到锅底,慢悠悠地捞起一勺稠稠的面往他们的饭盆里倒,要是一般人到了跟前,她就把铜勺在锅里打个浅旋,然后连汤带面一起往上舀,要是到了跟前的是地主的儿子,她手里的铜勺根本就不往深里插,浅浅地在浮皮表面打一个旋,舀起来的尽是稀稀的饭汤汤,少有几根面。这样的事彩兰做的出来。

    吴根才一家住在上房院,离灶房近,他们家都是领了饭,回院里坐在银杏树下的石案旁消消停停地吃。吴根才一般也不是自己出来领饭,改改也很少出来领饭。端着饭盆常来领饭的是他们的大女儿梨花,梨花十四五了,已经出落成一个大姑娘。梨花来领饭正好,梨花订的女婿就是郭安屯的大儿子郭解放。掌勺的彩兰看见自己未来的儿媳妇心里喜滋滋的总想给她盆里多舀几勺稠稠的面饭。梨花每天端出来的盆儿也和一般人家的不一样,一般人家端出来领饭的都是瓦盆,梨花端出来的却是一个大大的搪瓷盆。这种盆子卧马沟一般人家还没有,这个用红漆写了“奖”字的搪瓷盆是公社奖给吴根才的奖品。

    梨花今天又端着这个大大的搪瓷盆站在前面,彩兰喜滋滋地看着自己未来儿媳妇娇美的容貌,都不知道往这写着奖字的搪瓷盆里舀了多少勺饭了。按规定一个人头两勺饭,吴根才家五口人,该舀十勺,她已经往里舀了十好几勺了,还要再往里舀。梨花让彩兰看的满脸飞红,但她一勺一勺还数着数,看见彩兰还要往她盆里舀,就悄声说:“够了,都十三勺了。”

    “多少也不在一勺两勺上。”彩兰慷慨大方地说着又舀起稠稠的一勺,这才让梨花端上饭盆走了。

    挨上马桂花了。原来一提起偏坡上的寡妇马桂花,彩兰就恨的直咬牙,马桂花把她男人的魂都勾走了,她能不气。但现在她心里的气消了,她和马桂花也成亲家了。男人没有和她白好,她把女儿贴陪进来许给她的二儿子郭土改了。

    彩兰接过马桂花递上来的白瓷盆,把铜勺子伸到锅底像刚才给梨花舀饭一样,连着捞了六勺子稠糊糊的面饭。马桂花家只有她和女儿茅茅两口人,彩兰却给她舀了六勺,足足多出一个人的份儿,而且还都是稠的。马桂花不管这,困难时期多吃一口是一口。马桂花端起白瓷盆走了。

    又一个白瓷盆放到锅台上,彩兰抬脸一看是巧红。刚才她只顾往马桂花盆里捞面,没注意跟在马桂花身后的是巧红。彩兰厉害,却不惹巧红。巧红见彩兰扬起脸看她,就举着雪蛋儿一样的白脸眨着眼冲彩兰笑,这是挑逗性的,是告诉彩兰:刚才你亲家马桂花盆里的饭我可是都看见了,

第二十一章(5/10),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